山东康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0531-88919189

 

当前位置: 首页-->老年学学会-->学会要闻

 

关于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2.12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1.37亿。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将达到2.43亿。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少子无子家庭剧增,空巢、失能、高龄、贫困等多种现象叠加,各种老龄问题短期内同步呈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因此,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2015年7月14日至16日,我随临沂市人大调研组到青岛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先后到青岛市的多个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我认为,青岛市实行的“医、养、康、护”的养老服务模式,既满足了常年卧床、需反复住院的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也解决了住院老人年家属陪护的问题,很有借鉴意义。但在调研中,我也发现,无论是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还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面对的大都是有养老保险、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城镇老年人,覆盖面还相对较窄,更多的城镇低收入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还有待解决。
在此之前,我就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在临沭县也进行了调研。
一、现状
(一)“老有所养”形势严峻
1、独生子女养老问题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实施,迄今三十年多年,这意味着生于1980年代的独生子女一代已步入而立之年。三十而立意味着责任与担当,而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独生子女养老难题日益显现。
(1)赡养老人的压力较大。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但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面对“上有老、下有小”,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给80后带来沉重的压力。加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从2013年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年轻家庭开始实施“二胎”计划,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他们赡养老人的压力。
(2)照顾老人的能力不足。一是子女在外地定居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出求学,因工作需要在外地定居的,不能经常回家看望老人;一是常年在外打工的,老人和子女在家留守。一旦老人出现生病等情况,不能及时、更难以长时间照顾。条件好的,可以请保姆,但大多出于资金问题的考虑,都是两位老人互相照顾。
2015年,事发于广东的保姆杀害雇主的案件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保姆为提前拿到工资,残忍杀害被照顾的老人。一时间,老人养老问题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的反思、对老人生命的关注。
2、失独老人、孤寡老人养老问题
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困难,即使是一些退休人员,退休金也仅维持日常生活,一旦出现疾病,资金方面也是捉襟见肘;而农村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失去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尽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保障,但每月的基本养老金,也仅难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孤寂,缺少心灵上的慰藉。
3、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问题
尽管,每年退休人员工资都由不同程度的上涨,但部分退休人员,特别是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偏低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大都在每月1000多元。
4、低保人员养老问题
根据临沂市民政局发布的信息,2015年临沭城镇低保每人每月370元,农村每人每年26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上涨,微薄的低保金也渐渐难以满足低保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
5、子女不赡养老人的问题
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但在当今社会,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有些老人,子女之间相互攀比,比的不是谁更好的赡养老人,而是抱有“又不止我一个,谁谁谁怎么不管”的心态,对待父母。有些老人,把自己住房或宅基地让给了子女,结果自己却“居无定所”。
6、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之所以重点提到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因为我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形势比较严峻。一是养老服务水平低,条件相对较差;二是老人收入低,有的甚至没有经济来源;三是居住条件差,四是不同程度存在不被子女赡养的问题。
(二)“老有所居”亟待改善
1、缺少现代化的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养老院房屋大都比较陈旧,各类配套实施不齐全,居住环境有待改善。
2、农村老年人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当前,走在农村,一些矮、旧、危房内居住的大都是老人,有的老人甚至连固定的住所都没有,有的老人为给子女让出宅基地建设楼房,而搬到村外的“老年房”或者是养殖场院,居住环境相对较差。
3、目前,大多敬老院等机构大多建设在城镇,而老年人大都有故土难离的情结,宁愿住在老旧房屋,也不愿离开农村。
4、当前,敬老院的管理,还没有纳入政府的直属管理。
(三)“老有所医”条件有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实现农村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建设目标,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但老年人就医问题还是不容忽视。一是老年人就医,子女照顾问题。二是医疗费用问题。
(四)“老有所乐”并不乐观
1、部分收入较低的老年人,迫于生计,仍在工作着。特别是在田间、建筑工地等场所,还能看到一些60多岁的老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2、部分区域没有“老有所乐”的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县城,休闲健身广场、公园日益增多,给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在农村,尽管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但各类休闲健身场所相对较少,很多地方没有相关的设施。
3、部分老人存在精神上孤独。一是部分老人,因子女定居外地,很少能享受到天伦之乐;二是部分失独、孤寡老人缺少心灵上的慰藉,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更是如此,一些机构、组织也仅仅在逢年过节时,进行“例行公事”式的走访。
二、建议
结合在临沭县的调研了解的情况,就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低保制度。扩大低保实施范围,提高低保标准,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
二是把养老机构建设纳入政府直属管理,坚持政府引领、社会主办、市场化运作,全面推进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三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俗话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是很多人对大病重病突袭一个家庭的形象描述。现有制度下,老年人一旦患了大病,会给“上有老、下有小”的子女家庭的经济状况带来灾难性的压力。2015年7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这一举措对于持续深化医改,瞄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痛点”,助力老年人养老工作,有重大意义。在此,建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大病保险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同时,建议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对老年人就医给予一定额度的费用减免。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地方政府每年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农村(社区)卫生室扶持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小病不出村(社区);加大对偏远乡镇医院支持力度,提高医疗设施条件和救护水平,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
(二)建议进一步统筹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一是建议借鉴青岛市实行的“医、养、康、护”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特别是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二是建议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缩小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金差距,让社会基层的绝大部分职工,真正体会工人阶级自豪感;建议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每月提高到300元以上。 三是建议在农村建立老年活动中心,组织老村干部或有威望的老人组织老年人协会,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由老年协会组织自理老人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形成自助、互助机制。 四是建议对失独、孤寡老人,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温暖。 五是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低保申请审查、监督力度,确保将低保真正落实到困难人群。严肃追究违规操作、违规占用名额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建议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目前来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远大于企业退休人员,两者差距较大,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高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缩小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
(四)建议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一是建议完善符合地方实际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计划,通过建设不同档次、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养老机构,满足城乡老年人养老需求。 一是加大养老服务点补助力度。对城乡社区新建的具备生活服务、文体活动、老年教育等功能机构,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二是加大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补助力度。对符合规定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核定的床位数给予一定的补助。 三是建议对现有养老院进行排查,对老、旧设施进行改造,完善相关休闲、娱乐配套设施。
四是建议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提高对农村建设的老年房的资金补助。
五是建议以现有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养老院,就近安置老年人,照顾他们的故土难离的情结。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建设休闲健身场所,实现老有所乐。
(五)建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建立公平、公正、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机制,集聚民间资本,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的生力军。各级政府要着力解决在资源配置上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重点解决民营养老机构在规划、用地、金融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细化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鼓励租赁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盘活存量用地和利用集体土地支持兴办养老机构。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业金融支持政策,创新养老服务机构投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养老信贷产品。
(六)加大对养老服务职业的培训和支持。 当前,养老服务人才建设非常薄弱,现在要想找一个专业护理人员很难。养老院的护工基本上都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较低,甚至出现虐待老人的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要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必须要把培养专业人才提到日程上,要加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
建议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推行养老服务人员免费培训或者给予有效的补贴政策,提高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建议执行与同类机构相同或者倾斜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有关政策。尽快出台养老服务人员试用和激励政策,制定得力措施,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等到养老服务行业就业,并制定相应的入职补贴、岗位津贴等鼓励政策。
同时,也可以在社会上招募一批具有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中青年妇女,开展专业培训,教她们做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医护、康复、心理工作。培训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完成培训后拿到证书,凭证书可以到养老服务机构去从事全职或兼职工作。


 

 


无标题文档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郎茂山路丽景苑小区10号楼1-1301室
电话: 0531-8891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