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医学建设政策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2010年,原国家卫生部开始推进国家远程医疗建设项目
《卫生部医管理司关于实施2011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2010年县医院能力建设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提出构建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会诊系统和以部署(管)综合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会诊系统,未来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省级远程会诊平台,形成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远程会诊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及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功能,有效提高中西部地区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加强公立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指导,提高分工协作水平,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以临床培养基地和基层实践基地为主体、以规范与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的培训网络。
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提高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平性。
2012年,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了信息惠民工程。提出要推进远程医疗,推广医疗信息管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加快研发适应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开展数字家庭多业务应用示范。扩大信息服务在城乡及各领域的覆盖和应用。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支持数字化医疗产品和适用于个人及家庭的健康检测、监测与健康物联网等产品的研发。
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强医院、医疗保障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发展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等健康服务。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
2013年,《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有效整合和共享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建设国家、省、地市和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加强医疗服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中西医电子病历应用和远程医疗,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再次提及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国家远程医疗服务监管系统和省级远程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并实现远程医疗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整合远程医疗服务资源,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监护、远程教育等远程医学服务。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
在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上提出了最新的指导意见;并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山东康缘健康公司摘录